据媒体报道,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有将近四成出游人群选择拼假出游,比例与往年相比显著提高。同时,长线出境自助游人次显著提升,部分国家同比上涨100%以上。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刘艳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过去流行放假时加班拿高工资,现在人们宁可少拿工资,也要多休息几天。这背后是中国老百姓消费文化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人从过去很“抠门”的消费状态,变成了如今的“借钱也要消费”的新观念。
刘艳指出,国家对旅游行业的扶持给了老百姓最直接的优惠,中国游客对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对中国游客采取优惠措施,假期的舒适度也会更足。不过,在红利面前我们也应好好考虑和反思。“大家之所以拼命去‘拼假’,可能是因为平时休假和休闲时间不足。另外,过度拼假也会带来各种负面效应,比如造成公司正常运营困难、堵车等,这都需要反思和解决。”(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亚超)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最后来看财经今榜第五位的新闻。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有将近四成出游人群选择拼假出游,比例与往年相比显著提高。同时,长线出境自助游人次显著提升,部分国家同比上涨100%以上,中国旅游者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新动力。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现在休闲娱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为挣钱而加班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国旅游、交往更加频繁,我国旅游外交影响更加多元广泛,而这既是法律和经济规则的国际对接,也是深层次的国际交流。旅游将在经济、文化、一带一路战略等多方面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点评】刘艳
【追问】国庆期间,中国游客在日本再次开启“买买买”的疯狂扫货模式,感冒药、化妆品等日常用品爆热。有观点认为此次“爆买”再一次暴露了中日制造业的差距。您如何看这一观点?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