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报道,P2P监管细则或于近期公布,资本门槛提高后将加剧行业内洗牌。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刘艳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P2P监管首先要解决谁是监管主体的问题。未来可能多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或专门成立新部门。其次,5000万的资金门槛其实并不高,P2P风险的分散性要远高于传统金融行业,未来随着P2P监管细则的到位,其野蛮发展的时代会慢慢结束,步入“拼爹”时代,出现重新洗牌。
刘艳认为,P2P平台“拼爹”十分正常,值得点赞,这本身就是一种金融信用的担保。对于投资人来讲,还是要增强自己对项目的基本判断能力。因为随着竞争环境的秩序化和宽松化,会有更多中小企业进来,越是中小微企业,它的经营能力越弱,生存能力越弱,会造成大量的逾期还款,甚至是坏账,所以P2P平台的“拼爹”一定要建立在很强大的自身经营能力之上,而目前P2P更多平台把钱烧在了直销营销层面。过快过分散的发展不利于P2P未来的正规化。(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王亚超)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自从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后,P2P平台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业务便引起关注。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监管层对P2P监管细则的制定已基本完毕,或将于10月公布,细则内容包括平台不得设立资金池,须做纯信息中介;平台须与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业务,实缴资本必须达到5000万以上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实缴资本门槛的设立将有助于淘汰一批实力较弱的平台,P2P行业洗牌趋势将越发明显,这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实缴资本门槛会让九成的P2P平台不达标,这种严厉的措施在过滤掉小平台的同时可能会扼杀行业创新,各家平台背后的背景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可能会加剧“拼爹”现象。
【点评】刘艳
(责任编辑:王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