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我国为地方政府债务设天花板,释放严控债务风险信号。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刘艳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这是对地方债管理相对精细化的规定,新规的亮点不仅仅在于数字限额的明确,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向人大汇报的基本审批制度,就是所谓的问责。新亮点里最核心的目标,就是精确打击那些以举债发展作为升官捷径的行政负责人。在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约束了很多地方官员不惜一切代价快速求发展的思路。所以在管住钱的同时,归根到底要管住人。”
刘艳认为,确立问责处理办法很大程度上能够对限额管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能够严防明目张胆直接举债发展,间接以账外循环的方式、间接政府违规担保的方式,违规刺激当地经济。另外,在未来地方债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用好行政化手段,也要用好市场化手段,对于地方债利率要给予一种浮动激励和机制。如何调动商业银行真正地参与到实体经济的融资过程中,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中国经济一大风险隐患和挑战。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就该议案进行说明。他一方面指出,当前应客观评价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要进一步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说,这一举措实际上为地方政府举债设定了“天花板”,有助于将地方债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确保经济健康可持续向前发展。截至8月24日,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达到约1.77万亿规模。
【点评】刘艳
【追问】周一全球股市再度重挫。其中,上证指数暴跌8.49%,创下8年多来单日的最大跌幅;同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韩、英、法、德等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均告下跌,大宗商品则有13个品种封在跌停板。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的暴跌已引发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关注。分析认为,全球经济7年一轮危机的魔咒再度降临,幕后黑手依然是“汇率”和“经济”。对此,您怎么看?又该如何应对?
(责任编辑:王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