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央行三天释放3500亿流动性,市场对降准预期升温。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刘艳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近来央行一直在综合运用各种市场化调节性的手段,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除了逆回购之外,还有很多短期促进流动性的调节工具,我们还没有充足的进行使用,说明以后还有更大空间对于这些流动性调节工具给予一定的应用,不用担心央行没有招了。”
刘艳认为,仅用短期流动性刺激工具,都抵不过降准所带来的中长期效应。从上半年整个流动性情况看,虽然向市场注入了很多流动性,但是很难判断有多少是真正的注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降反而上升,所以下半年是有降准强烈预期的。对内来讲,未来商业银行依然处在一个吸贷状况,它没有动力给予更多企业长期贷款;对外来讲,随着人民币贬值,央行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注入市场流动性,对冲资金外流压力风险。所以说,内因外因共同导致了,央行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再次展开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继续持平于2.5%的水平。三天之内,央行通过两次各12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以及一次共11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向市场释放了3500亿元短期和中期流动性。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逆回购之外,未来其他常规流动性投放手段,包括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都可能被央行灵活运用。与此同时,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也逐步升温。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李奇霖表示,若贬值预期不扭转,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势在必行。而为了不影响金融机构信用派生的能力,也需央行通过降准,释放长期稳定的负债来源对冲。
【点评】刘艳
【追问】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了31个省份上半年GDP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以11%的增速居首,东北三省增速排名靠后。总体来看,27个省份增速较一季度出现回升,31个省份上半年GDP总和超出全国逾2.7万亿元。该如何解读?
【追问】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可能将经济增长硬性目标下调至6.5%-7%之间,并将其变成灵活的目标指引。该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的经济规划制定者可能首次强调“人口政策”重于国内生产总值,新的重点将为一系列政策改革创造条件。您怎么看?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