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19年来创新性最强机器人世界杯决战中国

2015-07-19 22:20 来源:CE.cn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19年来创新性最强机器人世界杯决战中国

2015-07-19 22:20 来源:CE.cn

 

 
 

    【机器人踢球】在合肥举行的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上,机器人球员吸引了最多目光。带腿的球员比较笨,经常摔倒,或靠细步蹭球进门。轮子机器人彪悍得多,不管大轮小轮,破门进球不含糊。青少年组的机器人则玩起桌上球赛,经常战况激烈绞做一团,需要人工干预。想看机器人的热闹吗?戳视频!记者 佘惠敏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9日讯(记者 佘惠敏)机器人球员在绿茵场上摸爬滚打,机器人翻译在开幕式上侃侃而谈,机器人舞者在舞台上唱歌跳舞……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19日在合肥开幕,这个高科技含量的著名国际赛事,吸引了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300多支队伍的3000多名选手同场竞技,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专业赛事。会场展示区里,观众们扶老携幼,接踵摩肩,体现了机器人全年龄段秒杀的超级魅力。

 

  “本届世界杯是19年来创新性最强的机器人世界杯。”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及学术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研究中心主任陈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很多比赛项目内容有改变,难度有提升。”

 

  机器人世界杯是专业赛事,已连续举办19年,比赛内容也由当初单纯的机器人足球,拓展为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和机器人足球三大类,每年都会根据机器人前沿发展水平,在技术上提出新的要求和难度。

 

  “十八年前我们创立机器人世界杯赛的时候,我们设定了一个标志性目标,让机器人球队在比赛中赢得人类。朝着这个终极目标,参赛者每年都会不断挑战一些技术难关。”RoboCup国际联合会主席野田五十树说,今年每个比赛组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规则,新任务,新领域以及全新的演示组比赛。这些新的挑战鞭策着我们朝着最终目标不断前进。”

 

  今年的赛事与往年相比有哪些重要创新呢?

 

  陈小平介绍说,服务机器人比赛今年特别提出对用户的行为和姿态进行检测,这是以往没有的要求。“以往的服务机器人主要对人脸识别有要求,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较好,所以本届比赛降低了人脸识别的分值。而行为姿态识别还没有很好的技术,新的比赛要求将推动机器人前沿研究的发展。”

 

  本届大赛还对参赛服务机器人的硬件成本有要求——运动和感知系统加到一起,不能超过人民币15000元。“这个要求将推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注意力转向,从完全聚焦于基础研究,转向同时体现应用需求。”陈小平认为服务机器人未来市场前景广阔,需要不同单位合作探索更多成本低且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机器人。

 

  更重要的改变在裁判上。过去机器人世界杯的裁判一般是人,而本届比赛首次对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提出标准测试要求,引进了一套自动裁判系统。通过12个不同位置的摄像头来观察,提供客观、精确的定位判定。

 

  “自动裁判系统未来可以发展为自动检测系统,这样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特别是量产才有可能。”陈小平说,这个项目对消除服务机器人发展瓶颈有重要作用。因为目前的服务机器人处于起步阶段,出厂检验靠人工。“标准的竞争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服务机器人的自动检测技术和装备,标准就是空中阁楼,不能落地。要支撑中国提出自己的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标准,必须从自动检测技术和装备工艺的研发入手,这样再提标准才有基础。”

 

  据悉,本次机器人世界杯赛分专业组与青少年组,专业组比赛包括机器人足球、服务机器人、救援机器人三大类共11项比赛,涵盖了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研究热点问题。7月19日至20日为小组赛,21日展开半决赛,22日进行决赛。

 

  比赛期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国际顶尖机器人团队将亮相赛场,去年获团队总分第一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派出包括服务机器人“可佳”、“可佳工人”、“机器人足球”、“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在内的4支队伍参赛。

 

(责任编辑: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