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保障缺位而无法得到有效救治的大病家庭,近年来频频触动着公众的神经。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实际上大病医保上的问题,反映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的一个痛苦。十几年前的时候,大家都很热衷于投保商业保险,但是现在我们却发现,我们的医疗费上涨远远快于曾经你的投保,当初承诺大病赔一万,而现在得了大病一万只是个零头,十万都未必治得好。当医疗费的上涨远远高于保险的收益率,地方政府自然疑虑重重。此外,张捷分析认为:“对于现在的医院来讲,你只要得了大病需要治疗,多贵的治疗费他都可以开口要,因为你要活命,而对方只是挣钱,这里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谈判的余地。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政府要搞好统筹,另外一方面,要遏制住医疗费的全面上涨势头,这才是真正的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心源)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来看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近年来,“刻章救妻”、“自锯双腿”等等,这些因保障缺位而无法得到有效救治的大病家庭,频频触动着公众的神经。为了让这些普通家庭,不被医治大病的巨额医疗费用压垮,2012年8月,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不过,《经济参考报》的一篇调查报道却指出,目前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对推进大病保险仍有种种疑虑,加之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城乡分割,以及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保分立等状况,导致有的地方在实施政策启动之初就出现与国家指导意见不一致,存在“跑偏”倾向。此外,大病保险引入商业保险机构承办,打破了现行医保运作机制和模式,让也让地方政府疑虑重重,很多工作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点评】张捷
(责任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