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里是《经济热点面对面》,我是主持人煦霏,今天跟我们分享话题的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李部长,您好。  [03-05 14:10]

李毅中你好。  [03-05 14:13]

主持人今天我们嘉宾主持依然是崔老师。首先进入节目第一环节,开场案例,请看大屏幕。(小片)  [03-09 09:50]

主持人李部长,我们刚才看到小片里边有了这样的解读,其实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这两次有什么关联,又有什么区别?  [03-09 09:52]

李毅中2010年的时候国务院发过这么一个通知,当时点了几个行业的名,除了现在5个行业以外,我觉得还点了部分煤化工,点了风电设备制造和光伏产业,点了这么几个行业。同时指出了这几个行业过剩的状况和过剩的危害,提出来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各种方式来化解,可以说把这个问题正式以国务院文件的方式提出来,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当然出于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没有提出一个很系统全面的标本兼治的系统的治理办法,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去年有两个文件,一个是在5月份发改委和工信部发了一个遏制过剩产能增量的通知,主要把增量控制住,存量需要化解,存量还没有化解,新的产能又产出;把增量控制住,这起了很好的作用,比较严厉。  [03-09 09:52]

李毅中我知道工信部和发改委经过了近一年的调研,在去年10月份又出台了文件,这个指导意见又比较全面,点了5个行业的名,指出过剩的状况,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然后系统提出了几个一批,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原则、方针和具体措施,既高瞻远瞩,站在全局的视角,发展看这个问题,又提出了可以操作的办法。我这里有一个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3年这几个行业的投资减少了,如钢铁只增加了0.7%,电解铝减少了12.1%,水泥减少了3.7%,平板玻璃减少了5.8%,而整个工业的投入增加了17.5%,证明抑制产能过剩有了明显效果。为什么有这个变化?我觉得首先是中央的重视,我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大概就这个问题至少讲了四次话,在2012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上,在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还有在听取发改委和工信部汇报的时候又讲了一次,至少讲了四次,但是这次三中全会《决定》里面又做了强调,指出,如果这个问题我们再拖再不重视,那问题再发展,就会病入膏肓,造成更大的危害,带来风险和危机,而且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调整结构的重点,列为今年调整的重大任务,一个化解产能过剩,一个创新驱动。由于中央的高度重视,加上我们部门和地方做了很多工作,在去年10月份出台的指导意见应该是比较全面的,既有全局的高度,又有可操作的办法,对于推动化解产能过剩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  [03-09 09:54]

嘉宾主持我想问李部长一个问题,经济日报这一年也是在做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报道,我们媒体也做了好多采访,也采访了很多专家学者,我们一个感受是社会各界、各级政府对化解产能过剩这种重要性,这种迫切性,认识都高度统一,社会各界看法很一样,但是我们听到一种声音,有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强调化解产能过剩要靠市场,还有人说几乎要主要靠市场或者完全靠市场,有些不太主张政府用强力来推动这个事儿,我想请教一下部长,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03-09 09:57]

李毅中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比如有些行业,你政府没有怎么管,它经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也有市场无序的时候,也有产能过剩的时候,经过竞争以后,那么走向了有序,这方面典型就是电视机。  [03-09 09:58]

嘉宾主持彩电。  [03-09 09:59]

李毅中彩电,当初我们彩电兴起的时候,也是风起云涌,有很多电视机制造企业,但是经过竞争,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最后形成了全国有那么几家,这么几家占领市场,但是同时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但是国际上液晶显示、等离子已经发展很快了,市场被国外的公司又占领了,我们又得而复失了,才醒悟过来,开始抓技术进步,抓技术创新。这整个的过程政府没有过多的干预,都是靠市场自己的竞争和磨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有道理的,但是可能时间长,付出的代价要多,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管,像采用等离子、液晶显示科技攻关这个政府还是组织了。说到这个问题就应该是回到三中全会《决定》上典型的两句话,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两个应该是相辅相成,也不能够偏向另外一种观点,化解产能过剩靠自己去自发解决,政府不作为也不全面。  [03-09 09:59]

主持人我记得您在2013年两会期间,曾发表言论认为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还不够,那么您觉得现在怎么样?  [03-09 10:02]

李毅中经过从2010年到现在,3年多的时间,我觉得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社会普遍重视,应该说基本上形成了共识,无论从行业内、从地方,过去有很多不同意见的,一般讲行业业内人士他不大愿意承认自己行业过剩,因为过剩就要淘汰,就要化解,就要减少投资,他担心自己行业不能发展。还有一些地方的同志,也有这样的顾虑,所以就出现了以宏观过剩,我微观不过剩;点名的行业过剩,我这不过剩;现在过剩,明年后年不过剩的一些观点,所以认识不统一,甚至是极不统一。经过这几年工作和实践以及事实的教训,我看现在基本上形成了共识,这是很大的不同。全社会很关注,比如昨天下午我们政协专门就化解产能过剩召开了一个提案和政府部门的协商会,了解到现在有50多个提案,专门针对化解产能过剩,所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社会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  [03-09 10:02]

李毅中第二个变化就是淘汰化解产能过剩大形势有利了,因为我们调研化解产能过剩也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为什么老不能兑现,反而越搞越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GPD的增速要保持两位数以上,这样客观地讲给地方的同志,给行业的同志带来很大压力,他们的注意力在加快GPD的发展,把增速搞上去,那么对化解产能过剩就带来一种压力,结果这两年的调整,我们有意识把GPD的速度放慢一点,放缓一点,使我们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来,更多财力物力来,从事这项调整结构重大工作,条件有利了,这是第二个变化。  [03-09 10:04]

李毅中第三个就是实际工作上我觉得还是钢铁,过去我在工信部工作,对河北还是很了解,它确实产能过剩,尤其是集中在钢铁、水泥这两个行业上,历届省委省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没有根本的改观,现在大家公认它的力度加大。还可以举个例子,深层次问题,过去大家意识到了,但是没有公开地讲。就是对领导干部、政绩业绩的考核,GDP量的排序,GDP增幅的排序,用GDP来问英雄,这个应该说是产能过剩深层次的机制上问题。很高兴看到去年年底中组部发了一个通知,改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这个发布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这样就从根本上把科技发展观真正成为我们领导干部在发展经济中一种指导思想,就要更加重视节能、环保、安全生产,注重民生,而不是去一味地追求GDP的增幅,我想这些都应该是有了深刻的变化。去年来说,条件落后,化解产能过剩,一些指标还都是完成了,工信部公布了19个行业,1500多个行业,属于落后产能要淘汰,现在它们掌握的情况发布了信息,已经完成了,有很大变化。  [03-09 10:05]

嘉宾主持这次全国政协委员对化解产能过剩这个问题非常重视,有很多提案,我们注意到好像是有30多个政协委员联名提了一个提案,关于北方水泥企业调峰休息的提案,大致的意思是冬天冷的时候,水泥企业就全关了,都停了,休息了,这样的话既节能减排,又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等需要的时候,然后再开始营业,就像渔季休渔一样,不知道李部长您对这个做法是怎么评价?  [03-09 10:08]

李毅中这个提议还是很有新意的,因为水泥主要是建筑材料,顺应市场的变化,因为到冬季一般土木施工、建筑业停工了,那么需求就要少一点。我觉得这个提法还是很有新意的。  [03-09 10:09]

主持人崔老师,您在外边采访的时候,感觉各地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都做了哪些?  [03-09 10:10]

嘉宾主持刚才李部长谈的一点我特别赞同,社会各界对化解产能过剩这个事认识上提高了,这次我们专门派了一个调研组去石家庄,报道石家庄爆破拆除35家水泥企业这件事情,我也去了,这次是省里把指标分到市里头,市里把任务分到县里,一级一级往下分配,这次采访有一条觉得还是蛮出乎我们意料,就是社会各界,像石家庄这种超常规做法,强力拆除,其实真正做下来,就里边和乡镇那一级领导,这次市委书记也讲和往常不一样,他们都觉得这个事确实该做了,他们内心愿意做这个事情,被拆除的水泥企业也是。他们都不愿意拆,但是觉得不拆也不行了,所以也很配合政府去拆,社会各界对化解产能过剩这个事情,思想认识上有很大的提高,有很大的变化,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03-09 10:10]

李毅中你讲的治理雾霾的倒逼机制,现在成了全社会的压力,成了全民的共识,这个对于产能过剩有很大的动力。  [03-09 10:12]

主持人进入我们节目第二环节:数字说话,请看大屏幕。(小片)  [03-09 10:12]

主持人其实除了钢铁以外,我们这里还有一组河北的数字,我们一起看一下,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市分两次集中拆除35家水泥企业,累计减少过剩水泥产能1850万吨,约占全市水泥总产能的40%,不过随之而来就是直接经济损失大约要10.8亿元,减少产值超过60亿元。李部长我们看到前面很开心,看到后面的数字好像很多老百姓有点担心了,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一刀切,一刀切的方式是否适合?  [03-09 10:13]

李毅中化解产能过剩其中有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河北省采取这种断然的措施,我觉得是决心大,效果显著。当然带来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问题就是刚才你提到,它关掉了,可能产值要下来一些,把设备拆除了,甚至把它炸毁了,市场要受损失,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可能有一些岗位工人下岗了,要再就业,这都是我们化解产能过剩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还是需要考虑,用妥善的办法减少和避免过大的损失。把产值降下来,把GDP增速降下来,这又是必须的,因为靠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伤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用这个来换GDP是不应该的,早就应该淘汰,应该关掉,应该舍弃。至于说造成工人下岗、失业再就业,这个要做妥善的安排,按照淘汰落后的程度给予适当的补贴,主要是安置工人再就业。  [03-09 10:14]

嘉宾主持这些落后的产能,没有前景的这种产业,对环境污染很大,真的是必须拆了,所以我们这次去调研的时候,感觉到为什么基层愿意做这个事,他觉得这个产业做不久了,赶紧拆了,炸了,拆了以后,地腾出来了,省里市里开始扶持,这样的话很多新的产业造成了引资,都能过来了,这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看上去是这么多,算长远账,当地还是受益的。  [03-09 10:16]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下一组数字。这是河北钢铁集团营销管理处处长王继先说,总体来说,到目前为止关停的都只是些陈旧落后、不赚钱的钢厂。其中大多数其实已经因为经济原因停产了6个月到1年左右了,李部长,为什么会出现他说的这么一种现象?  [03-09 10:16]

李毅中他讲这个话有一定道理,这就是市场机制对钢铁产能过剩的一种惩罚,因为我们市场需求它是有一定容量,有一定限度的,你要拼命的超产,拼命的多产,那么这样供大于求,价格要下跌,价格下跌就会造成企业的亏损,亏损他就不能够开工,不能长久,因为市场倒逼着它要停下来,所以这次石家庄关停了一些钢厂,这句话也实事求是。可能它5个月、半年已经停下来了,我觉得这是市场对于产能过剩的一种惩罚。  [03-09 10:17]

主持人所以说这种现象可能还不在少数。  [03-09 10:18]

嘉宾主持对,河北那边钢铁产能过剩压力非常非常大,可能最典型还是唐山,唐山最集中,我们也是专门去做过报道。我们报道的时候感觉,这些落后的不赚钱的工厂,刚才李部长讲的,如果是没有政府的规划去调整,政府不去推动调整,靠市场自己去调整,且不会调,宁可敞着关着,等着市场还有没有转机,然后再去期望市场有希望,政府推动它去化解,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03-09 10:18]

李毅中这种说法有一定片面性,有一些人士讲,我钢厂正常生产,我市场有需求,还赚钱,这个要具体分析了。有些小钢铁厂应该被淘汰产能过剩,还赚钱,它是在环保上没有投入,在安全生产上没有投入,甚至是违反了市场的机制,钻了市场的空子,或者地方给了过多的优惠,使它的成本没有显示出应该真正有的成本,这种赚钱是不合规的,不合理的。那么像这种所谓就是现在我还开,有市场,还赚钱的,为什么要把它关掉,好像是一种理由,实际你要仔细分析看,它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办事。  [03-09 10:19]

主持人部长谈得非常好,这次我们调研的时候重大的收获,以前新闻界做过一些报道,小钢厂效益好,产品对路,以前做过这样的报道,这次我们去采访的时候,不止一个方面的人专门提醒我们,新闻界要多做这样的报道了,不能说全部,但是许多小钢厂还是环保上不达标,然后环保设备上去了,它不开,能不开它就不开,所以压缩成本那些都是环保上。  [03-09 10:21]

李毅中还有产品达不到,产品低劣,为了便宜买这种钢材,用这种钢材无论用到什么地方都是埋下了后患,这样对社会都是不负责任,应该对它予以处罚、关闭。  [03-09 10:21]

主持人但是李部长有人担心说,可能关门的步伐完全赶不上钢铁企业扩张的步伐,这样做法是不是在调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呢?  [03-09 10:22]

李毅中这个在实际过程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为什么大家说我们淘汰产能过剩淘汰了十年,越搞越大,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一个就是我们在有些钢铁企业或者是其他行业的企业,它在布局上做调整,因为它原来就是建在城市的周围,后来城市扩张了,现在就要根据环保的要求,把它搬走,搬迁这是应该的,但是在搬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能力不能再扩大,而是要提高它设备的档次、技术的档次、质量的档次,在节能环保上下工夫,往往在搬迁过程中,变相的扩大产能,所以造成了越搞越大,有这个问题。  [03-09 10:22]

李毅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所谓建大关小,听起来有一定道理,我是用了最新技术,引进国外的技术,我把那些小钢铁厂关掉,我建一个大的钢铁企业,这种思路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际执行中,往往是大的建起来了,小的没关掉。凡是这些情况,我赞成工信部和发改委的决心,我看他们有一个信息,就是你说的再好,我们从现在开始到2017年年底,凡是在扩大的钢铁项目,一律不批,我觉得采取一种断然措施,因为损失很大,你还要再建新的产能,和整个的宏观矛盾,怎么来抑制?就是下决心不再批。已经批的,已经正在搞的,就要加强监督,合规合法,不要再去扩大产能了。这样说是不是钢铁工业、水泥、电解铝还是不发展,不是,他们仍然是工业经济很重要的部门,怎么发展?那就是技术改造,对于存量技术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提高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数字化,提高它信息化的水平,把钱投到这个上面,总量不能扩展,这才符合我们既要淘汰落后,又要发展先进的生产,使行业能够提高档次,能够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我觉得这种认识应该是端正过来。  [03-09 10:24]

嘉宾主持刚才李部长谈到新能产量这事,我们注意了一下,今年年初工信部苗圩部长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好像三年内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三年之内不增加任何产能,用了很绝对的话。  [03-09 10:27]

李毅中应该采取一种断然措施,这个意见我还是赞成,我们关了不少,停了不少,又建了不少,最后总量还在扩大,问题解决不了。  [03-09 10:28]

嘉宾主持前段时间我正好碰到水泥企业的大老板,我问他,我说你最近在担心什么,忙什么?他说,水泥行业他最担心的还是有企业在新增产能,我说国家已经明确说了,不增加任何新的产能,他感觉实际落实下来,好像感觉前景不太乐观,担心过半年、一年,还会有企业顶着上,这事还是挺麻烦的。  [03-09 10:28]

李毅中比如我们水泥厂、电解铝,我想把它从东部搬到中西部,从国家部门来讲,就要有个总量控制,就是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原则是对的,一定要执行。对于产能转移,从东部转移到西部,从没有资源的地方转移到有资源的地方,按照这样的原则来进行操作,这样经过三五年,从宏观上得到控制,我们这样并不是说这些行业不发展了,但是发展的概念要变化,要重在调整结构上,重在提高它的水平上,而不是量的扩张。  [03-09 10:31]

主持人追求量的发展。  [03-09 10:32]

李毅中这样我觉得业内从业人员他就有积极性,地方也有积极性。  [03-09 10:33]

主持人我们还有一个担心,李部长,大拆之后会不会意味着大建,再去建很多这样钢厂、水泥厂等等,因为像您刚才也提到了,可能之前地方官员有一种为GDP论,GDP盛行这样一种主义,我们应该怎么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您刚才好像也简单地谈到了。  [03-09 10:33]

李毅中你刚才提这个问题,从深层次上讲,改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办法,也要改变对企业、企业家业绩考核的办法,不是为GDP,而是要注重构成生产要素的,像质量、节能、环保等等,这些来考核,这是深层次的原因。从我们地区发展规划和全国发展规划来讲,就是要按照规划来办事情,总量把它控制好,绝不能裁一批建一批,当然关掉小的落后生产能力装置,当市场需求的时候,我们可以建设新的、大的、技术含量高的新的装置,但是又必须按照我们过去一再强调等量置换,对于过剩产能要减量置换这种办法,建大关小,关小是主体,这个原则不折不扣严格地执行,可以避免你刚才说的那种现象。所以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有一个我们在具体操作运作中,把好规划的这样一个措施。  [03-09 10:33]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下一组数据。我们来看工信部明确两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时间表,3月底前,各地要出台水泥、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方案。而到6月底前,各地要提出本地区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在建违规项目和建成违规项目的具体处理方案。李部长,似乎好像都是行政上的手段,有没有合理经济手段去辅助?  [03-09 10:35]

李毅中化解产能过剩开始我们说到,市场的机制,市场的办法,政府还要来组织,政府安排,落实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当然就政府来说,有更多的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多的是市场的方法,比如说淘汰落后的标准,刚才来说,过去标准就是规模,比如淘汰炼铁的高炉,300立方米以上淘汰掉,300立方米淘汰完了,400立方,当然这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更多要加上经济的手段,技术的手段,比如现在已经加入了能耗、物耗、环保、质量、安全生产,进而还有信息化水平,用这些生产要素的指标代替或者完善过去规模的指标,这是做了一些改进。  [03-09 10:36]

李毅中第二就是用一些经济手段,比如现在用差别电价,差别水价。产能是落后的,你淘汰当然有个过程,那么我用高的电价、高的水价,用这种倒逼机制,逼你退出市场,用经济的手段。还可以用税制的手段和金融的手段,我觉得这方面有些新意。比如说有的我们政协代表提出来,分税制是不是做一些改进,分税制是十年以前制定的,对我们调整国家财政收入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地方财政他们分的少了一点,自己觉得财力不够,所以有些地方领导跟我抱怨,我们财政收入不够,所以他想办法促进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多收费,如果分税制能够做一些改进,等等地方的分成,地方的收入,就减少这种扩能的冲动,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03-09 10:38]

李毅中再比如说资源税、环保税和消费税,进展不大,有很多困难,现在国务院下决心,加强资源税改革,因为占用资源和开采资源、使用资源要交税,还有环保要加税,不仅是排污方法,还要对高耗能、高污染如资源税,这样增加了你搞这些过剩产能的资本,你搞也可能就没什么效益,这样也可以减少地方或者是企业投入过剩产能,这是经济的办法。还有有的代表提出,我觉得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投资融资绝大部分是间接融资,就是银行贷款,加上地方政府的担保和支持,所以银行确实也投入了不少钱,投入了这些产能过剩,带来了风险。有人就建议,我们更多用直接融资的办法,比如通过股市,通过发行债券,这有什么好处?这个钱你拿的是投资者的钱,拿的是老百姓的钱,拿的是买你债券那些钱,你在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的时候讲你这个钱干什么,假如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市场需求,人家不买你,拿不到钱,要想投资融资必须投资方向是符合市场机制的。而且你拿钱以后干什么,受到股民的监督,受到债权人的监督,促使我们政府,促使我们企业更加重视投资效益的回报,这也就可能扩大直接融资,减少间接融资,有利于市场的监督,我想这些都是好的建议。至于怎么从根本上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中组部已经有动作了,已经发了通知,而且要制定很多具体的办法,转变人们领导干部的观念,也解除他们一些后顾之忧,不要整天为了GDP采取各种手段,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在化解产能过剩中,政府应该更多用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市场的手段,但是也不能否定,不能排除行政的手段,行政的手段就是落实责任制,落实到地方,地方落实到县、市,以及落实到企业,有责任制,有考核,这也是必须的,应该的。  [03-09 10:43]

嘉宾主持看化解产能过剩这个事是一个艰巨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在这五大产业产能过剩形成过程当中,政府在里边其实是起了作用,水泥、钢铁,所以多了化解它,可能政府还要再发挥作用,我们采访的时候有两个体会,一个就是说,企业那块怎么去补偿怎么安置,这是一块,还有一块刚才李部长谈得很重要,就是地方政府你得让它有动力,发自内心想做这个事,这很重要。地方政府原来上项目的时候有动力,现在把项目砍掉,在经济上各种方面,如果地方这块没有一个很好的经济机制,他不发自内心做这件事,可能真正推动下去还是比较难,所以这是一个要运用综合手段包括经济手段,很重要的作用。  [03-09 10:47]

主持人其实刚才崔老师也说到,我刚才下面想问李部长的问题,企业损失怎么去弥补,好像我们了解到地方有一些企业在建之初的时候,政府在背后有一些支持,可能合作等等。现在如果要是关停或者淘汰落后产能,他们的损失怎么办?  [03-09 10:49]

李毅中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我们不是追究哪个人的责任,应该说企业和政府都有责任,政府确实有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他们也有很大的压力,我们也很理解。但是企业也不能一股脑把这些责任都推给政府,你好多也是自己决策的,当然他有苦衷,地方政府逼着我们干。所以现在这些问题大家就要共同联合起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企业关闭了,淘汰了,最头疼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工人的安置,这一方面,你企业应该是有一定的责任,你企业淘汰了,你资产变现了,出让了,转卖了,你收入拿来首先要安置工人。作为政府来讲也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刚才我谈到现在有淘汰落后的奖励基金,数量我问了一下工信部,逐渐增加,大概现在一年是50亿,50个亿,比如能源工业、制造业,用在制造业大概二十六七个亿,希望量以后还能增加一些,对被淘汰的企业给予补贴,这个钱干什么,主要是安置工人,地方政府如果项目是你在那里促成的,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我觉得也应该拿出一些财力来,帮助企业来安置好下岗的职工,这样大家共同处理由于化解产能过剩,由于淘汰落后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03-09 10:49]

主持人但是还是有一些老百姓很担心,说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补偿这些损失,给这些企业,这个又怎么办,怎么去解决?  [03-09 10:50]

李毅中有这种想法的老百姓我们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我们纳税人来讲,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包括企业,包括单位,也包括个人。国家财政收入怎么使用,主要用在国际民生上。既然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关系到我们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当前和未来,我看也关系到每一个纳税人,每一个公民的自身的利益,所以政府用一定的财力,来支持这项改革,我觉得也是情理之中的,也是应该的,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理解。  [03-09 10:50]

嘉宾主持还是得看长远,这次石家庄拆除了30多家水泥企业,国家给省里一部分钱,省里给市里一部分钱,市里给县里一部分钱,大头还是县里头,后来我问账怎么算?然后县里算帐了,企业也算帐了,这钱得拿,第一拿完之后这些企业才能安置,还有一个,现在这些企业不去调整,真的带来不多少新的税收了,你把它拆除之后,倒逼体制产生之后,地腾出来之后,新的产业上来了,新的招商引资上来了,产业转型升级之后带来税收更多,给老百姓带来利益也更多,这个账真的得这么算。  [03-09 10:50]

主持人今天也有一些媒体记者,这个时间留给他们。  [03-09 10:51]

媒体记者李部长,我是来自河北青年报记者,现在是河北市雾霾的重点区域,河北为了调查产业结构,也是为了有很大环保压力,他们也在削减产能,我了解到目前河北计划削减6000万吨钢铁,还有标煤,还有水泥,当然也包括玻璃行业,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一个问题,您刚才提到关于职工安置的问题,拿钢材来举例吧,削减6000万吨钢铁之后,可能会涉及到60多万职工的安置问题,还会产生比如20多亿社保资金的问题,在发展,还有平衡这些问题的时候,政府需要怎么做才能找到比较好的平衡点?  [03-09 10:51]

李毅中这个问题我们刚才已经涉及到了,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最后成了全社会的共识,而且要加快,如果措施不能落实,那么发展下去它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这个危害从微观上讲,供大于求,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价格下跌,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时间长了就停业,停业就带来工人下岗,企业倒闭。那么对银行来说,企业借银行大量的钱,现在没有效益,没有还本付息,一家不能还,两家不能还,多了以后会导致银行发生危机,使我们整个经济带来具体的损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化解,必须淘汰,而且要尽量的加快,否则就要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有了这个前提和共识,就一定要搞,非搞不可,但是要注意就是两个问题,刚才我说到了,第一个问题这些被关闭、被淘汰的企业工人下岗、再就业的问题,第二个就是银行坏账的处理,刚才记者提到这个问题确实必须要处理,但是作为企业来讲刚才我讲了,你关闭以后,有些我们看电视报道,炸掉了,毁掉了,有些机器、设备还能够用,他就要变现,变现的这些收入首先要安置职工,同时国家给予适当的补贴,就刚才我们都讨论过了,不再重复了,从资金上。怎么来提高工人的技能,让他们有在就业的本领,就要给他们培训,给他们介绍新的就业的机会,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就业机会的,这要靠社会保障部门,靠中介机构为他们搭建转业、再就业这样的渠道。我觉得多方处理,这个问题可以化解,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当然,如果说是有些产能的淘汰带来这个问题很突出,不防更加有序做好准备,做好各方面的预测,避免造成大的社会动荡。  [03-09 10:52]

主持人好,感谢李部长今天做客我们节目,也感谢崔老师,更多节目我们期待与您分享,下次再见!  [03-09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