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商业航天已成国际潮 2050创客卫星大赛可圆青少年航天梦

2019-04-17 11:5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商业航天已成国际潮 2050创客卫星大赛可圆青少年航天梦

2019-04-17 11:5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航天发展令世界惊艳

  航天工业是工业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过去几年,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墨子号量子卫星、嫦娥探月工程等一大批高端装备,战略性创新产业,信息化重大工程等方面不仅令国人自豪,更令世界惊艳。

  航天器亦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是在绕地球轨道或外层空间按受控飞行路线运行的载人的飞行器,包括发射航天飞行器的火箭、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各种空间站等。

  商业航天飞速发展 新契机推动2050创客星座计划

  从上世纪末起,伴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次次轰鸣声,神舟系列飞船搭乘长征系列火箭陆续粉墨登场,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彪炳史册的征程,从植物试验到载人航天,中国航天实现“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它的背后是无数航天工程师与科学家艰苦卓绝的攻坚克难,总体来说,航天领域涉及巨大的资金支持、严密的技术把关、广泛的市场开拓,因此长期以来政府是航天领域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政府是最大的客户。但对于低轨道卫星来说,商业公司效率高成本低,容易赢得市场。近些年,商业航天进入我们的视野,与政府投资主导相比,商业航天有可以更快发展的优势。

  去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指出全球商业航天营业额2740亿美元,通信、导航、对地观测的占比分别为54%、44%、2%,报告预测卫星服务业未来走势呈现四大特征:一是航天技术与服务创新持续加速;二是机载宽带接入、自动驾驶、万物互联、万户融通等新兴业务模式层出不穷;三是新增私人与政府投资主体不断涌现;四是行业生态系统转型牵引未来发展。

  基于此,上海蔚星科技有限公司脱颖而出,采用ppp模式实现政府与商业之间的合作,负责整星在轨交付、核心单机研发、空间科学验证等。上海蔚星科技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商业航天企业,技术团队平均拥有10年以上卫星总体研制经验,与中科院共建联合实验室,是上海宇航协会理事单位。上海蔚星科技一直注重加强青年团队储备建设,并推出引人注目的航天创新教育项目—2050创客星座计划。

  “中国版的马斯克”呼之欲出 令人期待

  目前欧美国家商业航天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以美国为例,航天飞机因安全问题退役以后,美国载人卫星一直依托于俄罗斯系列火箭,每年要花费巨额的资金,NASA依托商业成员计划(cpp),向工业界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旨在利用私营航天力量为美国提供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载人运输系统。2019年3月2日,猎鹰9号火箭携带载人型龙飞船完成商业乘员计划下的首次无人试飞,标志着spaceX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家送人进入太空的私营公司,为美国载人航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那么我们国家的商业航天的发展契机在哪呢?答案就是军民融合与一带一路。中国航天政策开了一个小缝,鼓励民营企业搞商业航天,任何人都可以造小卫星,申请发射。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航天青年人才涉足商业航天,现在的航天工程师平均年龄在30-40岁之间,人才年轻化是未来的趋势。未来“中国版的马斯克”可能就会在现在的中学生中产生。

  搞卫星发火箭 这些高大上的科技原来可以这样玩

  相信大部分青少年在看到火箭升空的壮观场景时,心中都会燃起一个航天梦,但进入航天的门槛并不低,必须从青少年的爱好培养抓起,建立起未来航天人才的储备机制和体系。对有志于航天的青少年来说,既需要对科普知识的学习、学术前沿的关注,也需要培养创新性的灵感。需要有相关机构的系统性培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航天,航天发展的历史,卫星、火箭的基本原理及如何操控,航天发展的目标,制作未来幻想模型等等。特别是高中生,具备一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将所学的相关数学物理知识运用到卫星火箭设计、制造、发射、控制、应用等环节上。甚至可以参与到航天产业当中,近距离接触航天,做少年工程师。随着像上海蔚星科技这样的公司不断涌现,青少年实现心中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

  八一小卫星成功升空 中学生真的可以厉害的上天

  八一小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由中学生全程参与研制制作并主导载荷设计的科普小卫星,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一个年轻人主导的时代。目前,在非军方领域,卫星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小卫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性能好、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方式灵活等特点,在通讯、遥感、电子、侦查等领域广泛应用,小卫星遥感产业的市场化、开放化、融合发展的特点使得小卫星产业将越发成熟,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相信在国家政策放开后,将会续写更多“八一小卫星”的传奇故事。

  “2050创客星座计划”-为中学生提供圆梦大舞台

  上海蔚星科技公司发起的“2050创客星座计划”,邀请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参与研制,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提供载荷支持,计划在2022年左右建成108颗密布全球的Walker星座,每颗卫星都由学生直接参与研制。

  2050创客星座计划面向广大初、高中生推出航天特色教育与工程实践,重点是通过帮助学校建立航天教育体系的行式,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创客卫星研制的能力,为国家输送航天人才。

  为培养未来的航天后辈人才,良好的硬件教学设施必不可少。为匹配学生教学需求,参照中科院科室模式,“2050创客星座计划”打造学生的专属实验室,包括工程级卫星实验室、仿真卫星创客实验室、2050创客卫星应用实验室等,以及卫星仿真设备、结构成型设备、综合学习设备、航天专业设备、视觉感知设备、数字仿真系统、卫星测试系统等高端教学设备。

  课程多样,因材施教。2050创客星座计划正在推出由学生全程动手参与实践的相关课程。学生可以直接亲手参与卫星从论证、设计、生产、发射、改进、组网运行的一系列环节当中。目前2050创客星座计划已开发出包含百年航天、卫星探究与制作、航天器测量与控制等六大平行课程。面向初高中的不同阶段学生对应地开出“太空探索家”基础课程和“宇航科学家”进阶课程,以及“创新大赛”精英培训课程。还包括科技前沿亟需解决的待验证技术课题,主要有空间环境辐射探测、单粒子试验效应、空间流体科学实验、卫星工程新技术试验、空间维护技术、量子通信等。航天历史文化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巧妙融合—STEM模式,可提升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和航天科学素养。

  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2050创客星座计划”还包括举办各种青少年航天创新赛事,申请属于学生自己的专利。其中包括上海蔚星公司主办的国内大赛“六校联合卫星设计创新大赛”,和国际赛项“工程与技术奥林匹克大赛卫星分赛”,以及其他相关比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丝绸之路星创意设计大赛、航天科技文化大赛、中国青少年航天创客奥林匹克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明天小小科学家”、中国航天科技杯等。

  超强师资团队 助更多学子梦想成真

  “2050创客星座计划”的背后拥有一个实力超强的专家团队,这些精英大咖,各个来历不凡。

  沈学民,博士生导师,北斗导航卫星带头人,北斗二代IGSO卫星副总设计师。

  章英杰,研究员,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副总设计师,和德一号通信技术负责人。

  肖寅,博士,原航天科工九部高管设计师,行云卫星通信系统负责人

  顾军,卫星专家,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主任设计师。

  谢海军,原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高级结构工程师,高分卫星副主任设计师。

  杨胜波,原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综合电子主任设计师。

  肖珊珊,原中航工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多型航空器电气系统设计。

  赵智泉,原上海航天动力所工艺师,曾参与多种航天器型号研制。

  夏永锋,教学专家,为全国上千师生进行过实验教学培训,社会反响热烈。

  何思翰,硬件高级工程师,精通各种硬件产品的开发设计及测试。

  上海蔚星科技公司将携手与各地政府、院校合作,为青少年人才搭建专业卫星产业平台,共同追逐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早圆他们的航天之梦。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