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后发展"小目标"|巴中特快|走廊记录者|中巴经贸热线|专线直击·出海|巴基斯坦人在中国|中巴经济走廊发现之旅|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专题|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孙浩:法定数字货币不一定依赖区块链技术

2018-07-20 10: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孙浩:法定数字货币不一定依赖区块链技术

2018-07-20 10: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研究部主任孙浩在2018区块链发展生态峰会上发言图片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法定数字货币并不一定依赖于区块链技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业务研究部主任孙浩7月19日表示,我国零售支付体系的创新实践表明,基于传统分布式架构的支付体系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支付的大部分需要。

  孙浩认为,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是解耦状态,中央银行秉持“技术中立”原则,会审慎评估每项可选技术,以满足数字货币的业务需求。

  孙浩是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之2018区块链发展生态峰会上发表上述观点的。峰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指导支持,北大PE投资联盟、全球30人联盟、块马财经以及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大咖、项目方、资本方和战略媒体等共同参与。

  法定数字货币不一定依赖区块链技术

  数字货币跟区块链有什么关系?孙浩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并不一定依赖于区块链技术。有一些产品和实践基于区块链技术,也有一些依赖于传统分布式系统,像我国现在零售支付很发达,传统分布式架构的支付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零售支付的大部分需要。

  孙浩说,数字货币跟区块链技术是解耦状态,中央银行推行数字货币实验的时候,秉承“技术中性”态度来看,并不是一开始捆绑到一个技术路线上去,从需求方视角来选择最优化技术满足动态的业务需求。

  区块链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积极因素

  孙浩说,区块链技术现在正处风口,以金融行业为例,从加密货币到很多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应用,区块链正在逐步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但这种潜力是否可以转化成真正对产业界的影响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扩散的一般经济学规律。

  区块链技术是非常工程化的组合式创新。现在面临很大不确定性,比如说技术壁垒、系统可扩展性、系统效率、隐私保护机制,在项目工程过程中怎么做好成本控制、需求确定、资源配制和优先级控制。另一方面,在区块链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会有一些积极因素。比如说现在区块链的创新开发语言、开发环境都比较完善,所以开发组合的创新速度、迭代速度非常快,而且区块链技术开源架构、社区化客观上加快了创新知识扩散进程。

  孙浩提醒,在整个推广应用过程中,与实际业务结合不光是技术创新的事,改造现有业务结构和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涉及到利益调整,过程可能更复杂艰难。

  区块链技术有没有网络效应?

  孙浩认为,首先,公链上的代币系统是否具有网络效应并不代表区块链技术存在网络效应。代币是不是存在网络效应本身就是问题,虽然虚拟货币种类非常多,但是真正致力于做支付媒介或者说做另类货币产品比较少。如果代币仅仅是功能性使用凭证,本身并不会具有特别强的网络效应。

  第二,区块链的网络效应可能并不仅仅取决于它是公有链还是联盟链、私有链。公有链系统可以节点自由的加入和退出,但说它一定有网络效应是不对的,区块链是否存在网络效应取决于业务的设计。

  第三,从现在观察来看,区块链并不直接引发网络效应。可能随着更多人做这个事情,生产供给端可能有规模效应,需求端的网络效应必须取决于更上一层的实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的公有链系统都在积极布局投资DAPP,去中心化应用的生态,从而汲取更多网络效应和网络生态。

  区块链是颠覆性变革? 小心炒作曲线、需做好“过冬”准备

  区块链是蒸汽机那样的颠覆性经济范式变革吗?“我个人认为有待观察。”孙浩说,就算真正发挥作用也需很长过程。目前基本上是在局部的环境做一些替代性实验,并没有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增量和优化。这是区块链技术需要克服的问题。而加拿大央行的实验也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用区块链技术现在还没办法取代中心化的大额支付系统。

  孙浩提醒,金融的炒作、非理性繁荣会把技术推到一个高潮,最后再下沉,像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区块链技术也可能经历此炒作曲线,从业者要有充分心理准备。“产业界应该重足认识和准备区块链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甚至做好‘过冬’准备。”

  监管部门应小心过早干预  以免妨碍民间创新

  孙浩表示,对公共部门而言,因为区块链技术可能引发基础设施、产业链条的变革,所以公共部门会做一些推广示范、出台产业政策,这有利于克服外部性困境,助推技术发展。“我们要强调的是必须要把握公共政策干预时机和力度,以免过早介入传递不必要的信号,避免妨碍民间创新或者产业界创新。”金融监管部门来说,必须要在鼓励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有一个平衡。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