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人文对话)“论道”牡丹

2016-05-12 16:23 来源:CE.cn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人文对话)“论道”牡丹

2016-05-12 16:23 来源:CE.cn

 

 

  对话人——

  徐冬冬: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抽象绘画流派开山之人

  刘政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牡丹专家,研究生导师,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以其独特品格滋养着文化人心,也承载着华夏大地的文化印记。四五月,正是牡丹在中华大地自南向北次第盛开之时。在北京西山脚下中科院植物所的牡丹实验田里,许多在公园里很难见到的牡丹品种在丽日和风之下娇艳绽放,以地为席,以花为题,一场艺术与科学的对话在此展开。

  品味牡丹中的智慧

  由牡丹而悟中国的文化,要看到“去我”的层面,克掉贪念。读懂其自然演变中“知进退、明舍得”的智慧。

  徐冬冬:政安,我们每次见面都是牡丹花开时节。你是育牡丹的,我是赏牡丹的,不管是“育”还是“赏”,都到了痴爱的程度。我的前庭后院里,从洛阳移种了数十棵牡丹,已有十多年了,牡丹是我好友,也如家中一员,日日陪伴着我。

  刘政安:今天早上6点多,我已经在地里了。这里是孕育牡丹新品种的实验田。我和牡丹结缘30多年,对牡丹很有感情了。真的,一天再累,只要走到牡丹地里就马上精神焕发了,来这儿看到牡丹就心花怒放了。

  徐冬冬:年少学画的时候,我曾经画过牡丹,年轻时还写过一首诗“洛阳城内三春雨,在我浓淡笔墨中”。现在反而不敢画了。照着牡丹的形象画没什么问题,但是当它陪我度日,反倒不怎么画了。越来越觉得,要懂得它才能动笔,但要懂得它哪有这么容易。花开花落,万物牵动着人们的心境,多少思绪随着花瓣落叶而去。牡丹是让我觉得要感恩这个世界的一个非常具象的代表。

  刘政安:牡丹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画家会喜欢,老百姓也会喜欢,因为它在地理分布上非常广泛,而且花色、花型也丰富。它是我国地地道道的原产花。可以说,所有的牡丹的起源全都在我国。南到广东韶关,北到哈尔滨,都可以看到牡丹的花影。现在到河南、陕西、甘肃、云南、四川甚至西藏,还能看到野生牡丹资源。

  徐冬冬: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里,已经出现了赏牡丹的场景。在我国,牡丹的迁徙和文化的流传,关系太密切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幸福的民族,因为我们是一个很早开始就有诗的国度。你看传统的中国画,古人的衣着打扮和走路的仪态,像天仙下凡,衣袂飘飘,很有诗意。我总觉得,有诗的影响,中国方为礼仪之邦。到了唐代,上百个大诗人一下子涌现了出来。

  这就有一个文化的流脉在里面。如果没有魏晋,没有七贤,没有王羲之的书法,到了唐代就不可能有这么奔放的诗。牡丹在唐代就已经是“国花”了,被宫廷尊为“百花之首”。人们把野山上的牡丹花引入到园中,并在画中、诗中有所体现,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审美,牡丹代表富贵。在那个时候,我们这个民族就喜欢代表富贵的牡丹花,具有了容纳天下的雍容气度。唐代诗人王维是南宗画派的鼻祖,他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而,没有唐诗的高潮,也不会有宋画的高潮。这种审美像血液一样贯穿在国人的文化之中。

  刘政安:徐教授讲的是文化中的牡丹,我只懂栽培在田园中的牡丹,但在多年培育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牡丹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牡丹是经过千万年的演化,从山间的一株普通植物,成为现在的百花之王,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历了风风雨雨。牡丹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任何植物都不具备的,“长一尺退八寸”。每当长到一尺高,到冬天的时候,上面就会干枯,只有两寸多活下来,年年如此。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为来年的抽枝勃发做好准备,而我体会,这也蕴含着“舍得进取”的哲理。

  徐冬冬:进与退,舍与得,在植物界,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智慧。当然,这是牡丹在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古人在对自然的观察中,感知到规律并将其凝练总结为人生之“道”。

  中华文化讲究“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退”不是“倒退”,而是“稳中求进”。放在我们这个时代,“进”便体现为创造、创新。

  现代人对“舍得”的理解,是为“得”而“舍”,目的还在于“得”,还是“有我”的。其实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掉这个“我”字。佛家比较彻底,讲究“无我”;道家则讲“忘我”,在深山中看到“仙境”,醉倒在牡丹花下;而儒家说“勿我”,克己复礼。由牡丹而悟中国的文化,要看到“去我”的层面,克掉贪念。

  所以,欣赏牡丹,既要有今天的时代感,也要有历史感和文化的延续。刘教授培育新型牡丹,是具有时代性的一种创造、创新。而从牡丹花里读懂其“富贵”中包含的海纳百川的大度,读懂其自然演变中“知进退、明舍得”的智慧,我想我们才算是懂得了一点点的牡丹。

  尊重牡丹里的自然大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牡丹来自自然,也应随同人类的智慧回归自然。

  刘政安:我们对牡丹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花上、观赏上。从汉代开始,人们就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一边用药,一边美化生活。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牡丹的应用越来越广。譬如六味地黄丸中的一味药“丹皮”,就是来自牡丹根皮。另外,现在把牡丹的花瓣、花蕊开发成茶,把种子提炼成优质的食用油,产业化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我总结了几句话,牡丹“花可观赏,枝可医病,籽可榨油”,浑身都是宝。

  徐冬冬:人类已经有很多茶了,你们还要把牡丹变成茶?“取之有度”也是中华的文化传承。难道人们真的还缺一个茶的新品种吗?真的还需要把那么美丽的牡丹花变成茶喝进肚子里吗?一定要让牡丹的实用价值多于甚至高于它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吗?中国传统哲学论述了“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道理。我以为,牡丹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看似“无用”、实乃“大用”的文化审美。牡丹的开发应用需要“取之有度”。

  刘政安:从科学的角度,我理解的“度”,就是自然界大道生存的规律。爱牡丹,不是说天天给它施肥、浇水就是最好,在自然大道里,牡丹有它生长的规律,有它的生存之道。比如说,牡丹不喜欢潮湿的地方,你就不能多浇水。爱得过分了也不行。科学的本意,就是按照规律去办事。按照它的规律来服务它,它就会开出灿烂的花来报答自然,报答养牡丹、爱牡丹的人。再次感谢牡丹,也希望人们所做的一切能对得起牡丹。

  徐冬冬:牡丹来自自然,也应随同人类的智慧回归自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我理解这里的“一己”不仅指“人”,也应推至宇宙万物。一己之心与万物同化之,而达“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和谐平等的自然观。中国人造园林,最高的境界是“虽为人造,但宛如天开”,讲究的是落入其境。人类把野生牡丹从远处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也应把这人工培育的新型的牡丹,返还到大自然之中。开发应用牡丹,应该追求“虽为人种,但宛如天开”的境界。我想那一天,也许是牡丹的春天,也是牡丹事业的春天。

感悟牡丹间的宇宙观

  观牡丹而知中华新型文化所内蕴的和谐的宇宙观。人类的发展不能再只以自身为中心,要追求宇宙万物平衡和谐的最高境界。

  刘政安:徐老师对自然的感悟很深,我们搞科研的更微观具体一些。您提到让牡丹回归自然,事实上,我国已经把牡丹列入到退耕还林范围,实际上就是在发挥它的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让它的观赏效果也发挥到最大。我们正在努力培育观赏、药用、油用优良品种,为我国解决粮油安全问题出点力。牡丹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植物,已被国家列为精准扶贫项目。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了。

  徐冬冬:科研造福人类。我们今天正好以牡丹为媒介,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的进步,让人们有所获益,但当科学围绕人类的需求不断发展下去,是不是就最终造福了人类,造福了宇宙世界呢?我看要打一个问号。当今科技的发展超出想象,好像已经是无所不能了,但这样恰恰给人类、自然和宇宙带来了一种威胁。我们为了取得想得到的一些东西,不惜浪费、破坏了许多资源,无视自然环境的平衡,森林被过度砍伐、河流被污染,大量的动植物被灭绝。所以,今天讨论牡丹,其实是在讨论人对自然要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人类对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生态污染等等,必须要有所警醒。

  刘政安:小到一棵草,大到一棵树,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是必须要有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来到世间,都有它在自然界存在的空间和规律,不应该以人的喜好左右它的生存或灭亡。我们现在有些过度以人为中心,很多开发超出了自然和地球的承载能力,所以造成破坏和污染。与牡丹打交道这么多年,我首先敬畏牡丹,感谢牡丹,尊重牡丹,服务牡丹。熟悉到了极致,就能对话牡丹了。我一看牡丹就能感受到这株在和我讲什么,那株在和我讲什么。有人给我发来牡丹的照片,说刘老师你看我的牡丹好得很。我一看,哪里好呢?这棵牡丹正在向我诉说它的不舒服。我就会发自内心地提醒对方,该浇水了,该施肥了。人类敬畏自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我觉得这很重要。

  徐冬冬:所以我们要感恩大自然。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人与物之间要平等,万物之间要平衡。现在,牡丹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天,我在外面,却能感觉到家里的牡丹快开了,于是就放下一切事务赶回家,回去的时候,一园牡丹是含苞欲放的样子,等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出来散步时,牡丹竟已是朵朵怒放,满园春色!它们好像是在等着我,又似乎是在欢迎我回家。看着它们,我便会流泪,这是与自然的美好交融。我为什么会说牡丹是陪我度日的“人”?因为我能感到牡丹和我相通的“心”。

  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千年后,给中国哲学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宇宙心”,陆九渊、王阳明等将其引入儒家,提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小时候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懂得了,这是在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讲宇宙是由万物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是宇宙的一部分,讲宇宙万物都是有心的,都是平等的。宇宙心与人心合二为一,这对“天人合一”哲学理论的完善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个理论在当下尤为重要,否则简单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局面将会愈发严重。同时,它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起,成为我们今天建立中华新型文化的基石。

  我想反复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全人类的基本价值。中华文化有着优良的传统,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理念,崇尚“天人合一”的理论,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近现代,西方科技文明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但当西方文化高度文明以后,它的价值观走向了工具性。他们从西方启蒙中找到了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这种以征服自然、以人类为中心的道路走到了今天,却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宇宙已处在一个万分危急的状态,其根源就在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我想,对于全球出现的很多问题,中华文化是良药。

  现在,世界上很多问题看起来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其实最终都落到文化的认同上。此前,我就提出过建立新型中华文化的问题,提出新型的中华文化要建立自己的人生观、自然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我想再次强调,今天我们所说的人生观、自然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建立在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传统并融合西方文化的先进元素的基础之上。在21世纪中国进入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而形成的中华新型文化,将对中华文化的复兴、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将对全球和全人类的和谐与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华新型文化所蕴含的和谐的自然观与宇宙观,讲究宇宙间万物的平等,强势向着弱势倾斜而达到平衡,使得全球的各种文化处于一种和谐的气氛。当然,这不仅涉及到人类社会,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类不能以征服自然为目的,对万物皆具爱心。人类是地球上的一员,牡丹也一样,其他生物也是如此。人类的发展不能再只以自身为中心,要追求宇宙万物平衡和谐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我们在欣赏牡丹花时的一丝丝遐想。(金晶)

  人物简介:

  徐冬冬:1959年5月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省宁波市。中国抽象绘画流派的开山之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对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都有着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并涉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跨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画风几经突变,充满创新的精神。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以及联合国都为其主办过大型作品展。他所创作的旨在推动21世纪中国文化进入世界的名为“阳光与和谐的梦想”行为艺术,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上千家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均参与其中。出版有《徐冬冬诗画集》、《徐冬冬画集》。

  刘政安:园艺博士,1963年5月9日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牡丹专家,研究生导师,潜心研究牡丹30多年,培育过多个牡丹新品种,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参与《中国牡丹品种图志》编著工作,担任过中央电视台《中国牡丹》纪录片拍摄顾问。中国花卉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副秘书长、首批中国“传统插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责任编辑:杨娜)